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喜讯│阿拉善盟非遗工坊再添自治区级荣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做好非遗保护传承,总结推广非遗传承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任务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进一步推动非遗工坊建设与发展,近日,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农牧厅关于推荐“自治区级非遗工坊优秀案例”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了全区“非遗工坊优秀案例”推荐工作。在各地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最终评定出全区13个非遗工坊优秀案例。其中,“阿拉善左旗马鬃绕线堆绣唐卡非遗扶贫工坊”与“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非遗工坊”案例成功入选。

阿拉善左旗马鬃绕线堆绣唐卡非遗扶贫工坊

2020年,阿拉善左旗金钢马鬃绕线丝绣有限公司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唐卡(马鬃绕线堆绣唐卡)为依托,成立了马鬃绕线堆绣唐卡非遗扶贫工坊。该工坊采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扶贫+创新+旅游”的综合发展模式,通过传统技艺的培育、产品设计与研发、宣传展示与展销,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销售等多元化策略,成功带动了120余人参与就业,其中包括16名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工坊在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水平、加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就业与收入增长,以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非遗工坊

2024年,阿拉善右旗民族工艺地毯有限责任公司依托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设立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非遗工坊。工坊采用“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运营模式,通过地毯产品研发与创新、商标培育、产品展示展销、人才培养等工作,带动22人参与就业,其中,含脱贫人口6人。人均年收入达到3.5万元。工坊充分发挥非遗技艺的价值和潜力,为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筑牢根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同时,工坊更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地区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阿拉善盟2个非遗工坊获评自治区优秀案例,既是对全盟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高度认可,更为全区以非遗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优秀范例。下一步,阿拉善盟将持续深耕非遗保护传承,深化非遗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融合,进一步夯实非遗工坊建设基础,培育更多特色非遗代表性项目;拓展“非遗+乡村振兴”路径,推动非遗技艺转化为富民成果,加强经验总结推广,为全区非遗事业发展贡献更多阿拉善力量。

编辑: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文旅广电局 文化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