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深化公共文化服务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阿拉善盟公共文化场馆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特别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精神,阿拉善盟公共文化场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把文旅融合工作做深、做实、做精彩,精耕细作推动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书+旅游”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阿拉善盟各级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公共文化设施嵌入旅游景区、新型阅读空间打造、研学游创新融合等模式,在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同时丰富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一是推动图书馆嵌入旅游景区,通过景区与图书馆的融合,让读者在风景秀丽处感受到文学魅力。阿拉善盟图书馆与广宗寺旅游景区达成协议建立流动图书服务点,在提升景区文化品质的同时,激发了游客的阅读兴趣,助力我国建设书香社会;二是以开放、舒适、包容、共享为目标深化场馆空间改造,打造新型阅读空间,在服务读者的同时,吸引游客参观打卡,促进文旅融合创新服务。盟图书馆今年对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及二层进行开放式改造,打造了集阅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阅读空间,将公共文化设施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升级和推广;三是图书馆与研学游创新融合,打造研学游活动,融合科普教育、创新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教育,通过参观图书馆、观看影片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少年在“游”“学”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



“文物+旅游”文旅融合效应初显。阿拉善盟各级博物馆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将文物视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展示阿拉善资源禀赋和地方特色,让文物和文化符号活起来,不断延伸阿拉善文化旅游发展产业链,以文物魅力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升公众对文物价值的认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是阿拉善盟各级博物馆坚持免费开放,为广大游客提供免费讲解服务。持续提升基本陈列,深入展现阿拉善的文化底蕴、悠久的人文历史,“大漠史刻 东西互鉴—阿拉善岩画专题展”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推介项目。对外交流展览“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走进陕西宝鸡,并在当地组织开展居延汉简墨写及岩画拓印体验活动,举办《巴丹吉林岩画初探》《讲文物里的故事 展中华文明风采》等主题讲座,通过现场互动和讲座,传播岩画与居延汉简历史知识,吸引观众认识阿拉善、了解阿拉善、走进阿拉善;二是阿拉善博物馆连续举办五届“创意·阿拉善”阿拉善盟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累计参赛作品663个系列1700余件作品,设立“苍天般的礼物”文创体验厅,合作推出近6大系列200余种文创产品。通过精心挖掘历史文化元素、加强合作等方式,不断满足游客、观众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入公众生活,努力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拓展和延伸了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和服务功能,提高了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三是阿拉善右旗博物馆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制作虚拟展示、体验型数字产品,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真正使历史“说话”“亮相”,使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所在,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演出+旅游”助推文旅融合发展。阿拉善盟打造文化惠民+文旅融合的新模式,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惠民演出,将阿拉善特色文化传递给广大游客,营造浓郁文化氛围。一是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惠民演出,在丰富本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吸引游客驻足欣赏,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二是乌兰牧骑演出进景区,为游客带来一场场精彩的文艺盛宴,让游客领略独特纯朴的民俗风情,感受地域文化,在满足群众和游客文化需求的同时,增强了景区文化体验感,提高了游客满意度。



下一步,阿拉善盟将坚持以文化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地域风情、红色资源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传承创新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结合当代审美需求进行艺术再创作,让文化融入旅游过程,让游客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打造独具魅力的阿拉善文化旅游体验,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阿拉善文化旅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编辑: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文化艺术科